日前,2025年上半年度全球储能行业的成绩单新鲜出炉。海辰储能凭借领先的创新引领能力、卓越的服务能力、可靠的安全保障等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球储能电池及电力储能出货量双榜Top2的佳绩,成为行业焦点。
这一亮眼表现,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完成了从“技术追随者”到“生态构建者”的历史性跨越。海辰储能的每一次战略布局都精准契合行业发展周期,成为推动企业持续进阶的强劲引擎。
PART.01
全球化布局:
从“产品出海”到“本地深耕”
在国内市场陷入激烈的价格战、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的背景下,中国储能企业将增长的重心押在了高利润的海外市场,“不出海,就出局”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真实写照。
InfoLink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指出,2025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240.21GWh,同比增长106.1%。上半年度,北美市场因关税问题抢出货、中国市场因“强配取消”抢装、市场需求前置,整体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特点。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海辰储能选择“海内外协同”全球化发展布局。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9.17亿元,其中海外营收达到37亿元,占总营收的28.6%。
目前,海辰储能已布局欧洲、北美、东南亚、澳洲等海外多个重点地区。海外客户涵盖Jupiter Power、Lightsource BP、Samsung C&T、Elements Green等储能集成商与业主客户。
值得关注的是,海辰的全球化并非简单的“产品出海”,而是深度融入当地生态。
为提升服务能力,规避安全风险,海辰储能制定并践行了“本地化服务、全球化布局”战略,于德国、英国等全球多地组建全流程本地化交付团队。今年5月,其美国得州梅斯基特市储能工厂投产,标志其全球化制造能力的进一步落地,同时也为北美市场服务筑牢根基。
在亚太地区,海辰储能同样展现出强劲的战略执行力。2025年2月长江配资,日本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其在亚洲市场的深度扎根。依托本地化团队与供应链体系,公司将交付周期大幅压缩,售后响应速度显著提升,极大增强了对日本及亚太地区客户的服务保障能力。
全球化战略并非仅聚焦海外市场拓展。在全球储能技术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2025年7月,海辰储能全球专利申请量超4400件,发明专利授权超2200件,覆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全产业链技术防护网。
这些全球化布局的精准落子,不仅实现了对全球主要储能市场需求的敏捷响应,更构建起海辰储能“研发-生产-服务”三位一体的全球化竞争优势,成为其持续深耕国际市场的坚实基石。
PART.02
海辰质量:
创新为核 筑牢产品可靠性之基
每一项成绩、每一次技术创新的背后,都凝聚着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执着攻坚与对全球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海辰储能斩获双榜Top2,正是这种坚守与洞察的生动注脚。作为全球锂电池出货量GWh级企业中唯一将储能赛道定为战略方向的企业,专注与聚焦本身,更为其核心竞争力增添一抹厚重底色。
时间脉络清晰展现着这份战略定力的演进。2020年,“双碳”时代大幕拉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强势崛起,储能产业也从产业化初期加速迈向规模化,并逐步形成稳定商业模式。基于对这一产业拐点的精准捕捉,海辰储能于当年全面启动储能电池专项研发,次年便推出其首款280Ah储能专用电池,成为行业首批大型储能项目的标杆之选。彼时,“快”“首发”“海辰速度”成为其鲜明标签。但在速度背后,海辰储能更洞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核,提出将“海辰速度”升级为“海辰质量”的发展策略——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储能头部企业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责任,更为其后续深耕产品极致化、构建差异化优势埋下伏笔。
锂电储能赛道参与者众多,要想持续领跑,企业需把产品打磨至极致,持续产出更多创新成果。而梳理海辰储能的发展脉络,北极星储能网发现,创新正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自创立以来,海辰储能始终以市场需求为锚点,通过材料体系、产品体系到系统集成、整站服务的全产业链自主研发体系,反向牵引储能技术的创新迭代。从高能量密度的314Ah储能专用电池,到定义下一代标准的∞Cell 587Ah储能电池;从行业首创并量产的∞Cell 1175Ah长时储能电池及∞Power 6.25MWh长时储能系统,到全球首款2万次超长循环寿命钠离子储能电池∞Cell N162Ah——每一款产品都精准直击行业痛点,完美适配了源网侧、用户侧全场景需求,将“高安全、高能效、高能量密度、高一致性和长寿命”的目标从概念变为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辰储能完成从“速度”到“质量”的战略升级的重要一环,重庆基地一期一阶段的第四代锂电智能制造产线意义重大。相较第三代,该产线效率提升30%、自动化水平提高26%、制造成本降低25%,全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显著提升产品一致性与良品率,这也同时提升了海辰储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质量与安全优势。
PART.03
技术前瞻:
长时储能布局领跑行业未来赛道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提升,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需求日益迫切,成为储能行业下一个增长极的“必争之地”。今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长时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前瞻性布局”,这一政策导向为长时储能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2022年起,海辰储能便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精准捕捉到全球储能产业向规模化、长时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长时储能技术研发确立为全球化战略的核心引擎。在技术创新的征程中,企业开启全链条攻坚模式:从材料体系的革命性突破,到系统集成方案的优化升级;从实验室数据的反复验证,到商业化场景的落地实践;从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到生态协同的深度适配,海辰储能通过多维创新布局,持续加固自身技术护城河。
2023年12月海辰储能首届生态日,全球首发了“千安时”长时储能大电芯(后迭代至1175Ah)及适配4小时+场景的6MWh+系统。其以20尺4列4簇极简架构突破传统,零部件减少40%,开创“电芯正向开发”新模式,树立长时储能新标杆。2024年海辰储能∞Cell 587Ah电芯发布,容量为∞Cell 1175Ah的一半,专门适配2小时场景。值得注意的是,两款电芯可共用同步发布的∞Pack平台和∞Power 6.25MWh系统平台,完成了不同时长产品的全面升级,实现了“同一技术底座、多场景适配”的模块化创新,此举既降低研发成本,又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今年6月,海辰储能迎来里程碑时刻——全球首批∞Cell 1175Ah电芯正式量产下线,与∞Power 6.25MWh储能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起涵盖“大容量储能技术—多元应用场景—零碳价值主张”的全维标准体系。基于∞Cell 1175Ah电芯,海辰储能推出∞Power 6.25MWh时空定制大容量储能系统,单箱能量达6.25MWh,较传统方案提升50%。凭借∞Cell 1175Ah电芯及配套系统的技术领先性,该系统已应用于英国720MWh、德国55MWh等多个海外标杆项目,验证了其技术可靠性。
作为海辰储能布局长时储能领域的核心载体,菏泽基地项目于2024年签约并开工建设,分期有序推进。项目将建设海辰储能首个第五代高效率智能制造产线,规划年产30GWh储能电池与20GWh储能系统。当前,模组系统工厂已全面封顶,电芯工厂9月底前也将全面封顶,计划2026年二季度启动投产。
截至2024年底,海辰储能已在厦门、重庆、深圳、山东菏泽以及美国达拉斯等多地构建起产能矩阵。预计到2026年,通过全球新建工厂与智能化产线的升级,总产能将突破100GWh。这一规模不仅能满足国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更将为其在全球储能市场竞争中提供坚实的产能保障。
PART.04
结语
海辰储能精心构建起的从材料研发到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体系,始终以创新为核心引擎。随着∞Cell系列产品与∞Power系统产品的推出,已为海辰储能构建起覆盖“长时+短时”全应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矩阵。其战略价值不仅锚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航向,更将深度重构全球储能产业未来版图。
未来,随着储能规模化、场景化的不断深入长江配资,海辰下一步会有何动作非常值得期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其发展轨迹已成为中国储能企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缩影,更将推动全球储能产业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加速演进。
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