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平市建瓯市迪口镇霞溪村牛领策略,这个始建于明朝的传统村落正焕发新生。2023年,该村通过实施"黑水、灰水"分类收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让这个曾被污水问题困扰的古村落实现了"山清水秀"的美丽蜕变。
处理设施全景图
霞溪村地处迪口镇西北部,四面环山的丘陵地貌让784户村民沿溪而居。过去因污水直排导致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个拥有"蟹龙岗"风景区区位优势的村落发展。2023年启动的治理工程创新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池+人工湿地"工艺牛领策略,沿溪铺设管网并在村西建设处理站,实现95%以上的污水收集率。
霞溪村全景
"我们通过多场村民大会征集意见牛领策略,最终选择每吨处理成本仅0.96元的技术方案。"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艺兼具处理效果好(日处理量30m³)、运维简便(全自动化运行)和经济适用(月均电费160元)三大优势,完美契合山区农村实际。长效机制护航乡村振兴治理工程特别注重可持续性:通过建立"村民监督+专业运维"机制,将人工成本控制在0.5元/吨·日;配套开发霞溪村项目点设施全自动化运行,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展开剩余37%污水治理后的霞溪村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消除生活污水直排、乱排问题,项目立足村情实际,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并注重村民的参与和意见征集。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委宣传等方式,让村民了解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配合治理工作。逐家逐户接入污水,沿小溪水流方向埋设管网,于村西侧地势低处建设污水处理站,做到“清源正本、应收尽收”。
如今牛领策略,清澈的溪水不仅重现古村风貌,更为发展乡村旅游铺就生态底色。 "污水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迪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霞溪模式将向周边传统村落推广,助力闽北地区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陈茜茜)
发布于:福建省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