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作为华夏帝王天子象征的仪仗礼器,竟然出现在三星堆,而非所谓的“中原”地区,这一点本身就足以证明三星堆在华夏某一历史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都城或者社庙所在地。不仅仅是黄钺,青铜制的网格龟甲象征河图洛书达道宝,三星堆出土数量最多的龙形器、最早出现的龙袍,以及青铜人像等一系列标志华夏帝王权威的特殊器物,都仅在三星堆独一无二地集中展现。试问,三星堆如果不是华夏之都,又能是什么呢?中原其他地方,难道也有同时期代表华夏帝王身份的实物礼器被发现了吗?
三星堆五号坑中出土了一件在世界考古史上极为罕见的黄金斧头,这件金器最宽处达4.6公分,目前已清理出的部分长度超过10公分,厚度至少有3毫米以上,是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最厚重的金器。笔者推测,这件黄金斧头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周武王所持的黄钺。众所周知,黄钺是一种镶嵌黄金装饰的斧状仪仗礼器,古代专属于帝王天子,或者专门赐予在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重臣。
展开剩余72%根据文献记载,黄钺最早出现的记录是在周武王时代。在武王伐纣这段历史中,黄钺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渡过孟津之前,周武王率领庸、蜀、羌、彭、髳、微、泸、濮等八个牧誓部落举行誓师大会时,“王(即周武王)左手持黄钺,右手执白旄牛尾以麾”,即周武王左手握着黄色的大钺,右手挥舞着白色旄牛尾,带领牧誓八国诸侯高声宣誓。第二次则是周武王用黄钺斩杀了商纣王的头颅(据《苏氏演义》记载:“金斧,即黄钺也。武王以黄钺斩纣头”)。
为何笔者认为三星堆出土的这件黄金斧头疑似与周武王有关?《尚书·顾命》中记载,周武王的孙子周康王在洛邑举行的继位典礼上出现了负载河图洛书的神龟。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推论,三星堆青铜龟背上的网格纹正是古代帝王传位、登基仪式中出现的“神龟”,这意味着直到西周康王时代,西周政权的核心仍旧存在于三星堆地区。
这与笔者此前的一系列推断高度契合,包括西周起源于蜀地,名为“成都”;商周牧野之战战场位于成都平原北部;朝歌很可能在成都,鹿台也疑似坐落成都;孟津则在三星堆区域;协助周武王灭纣的牧誓八国全部位于巴蜀;彭州的天彭阙就是古代歧山;西周诸王陵墓位于郫都彭州;周鼎沉没于蜀地;商部落起源于成都蒲江,商政权也在蜀地成都平原等等。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笔者“翔子史前推理师”的抖音及视频号,仔细观看相关内容。
黄钺作为华夏帝王天子象征的仪仗礼器存在于三星堆,而非所谓“中原”地区,这事实本身证明了三星堆在华夏某个时期扮演了重要的都城或社庙角色。不仅黄钺,青铜网格龟甲象征河图洛书,三星堆出土数量最多的龙形器、最早的龙袍,青铜人像等诸多象征华夏帝王身份的特殊器物,都仅在三星堆唯一集中呈现。难道三星堆不是华夏之都?那中原其他地方,是否有出土同期代表华夏帝王象征的仪仗礼器实物?
《尚书·顾命》中提及周康王继位仪式上的礼器,除了河图洛书,还有越玉、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珍贵美玉)、大玉、夷玉、天球等。这些器物具体含义尚未完全明了,但相信在三星堆遗址中,极有可能找到相对应的物证。对此感兴趣的学者或爱好者不妨尝试对照现有出土器物,也许能有新的突破与发现。
(翔子史前推理师部分往期视频标题供参考)
发布于:天津市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